(一)免疫接种
(1)免疫是抗体形成的结果,刺激抗体产生的人工方法就是接种疫苗,根据接种方法的不同,可将疫苗分为肌肉苗,皮下苗,滴眼苗,滴鼻苗,饮水苗(经咽喉进入呼吸道),喷雾苗等。现在的疫苗多数对正常健康鸡会产生轻度作用,但应激可使鸡发生较大生理变化,有时会影响免疫结果,所以以下几种情况不适宜给鸡群接种疫苗:野鸡食欲不良,气候炎热,野鸡正患有疾病或正在治疗当中,野鸡处于另一种疫苗接种的恢复阶段或最近经过运输。
(2)定期接种
1,出壳第一天没开食之前,用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进行稀释,每只雏鸡肌肉或皮下注射0.2ml。
2,7-14天用鸡新城疫二系,鸡传染支气管炎H120二联活疫苗稀释饮水。每只饮用5-10ml.
3,19-25天用鸡传染性法氏囊双价苗配生理盐水稀释(0.1ml)每只饮水10-15ml。
4,30天后用鸡痘疫苗皮下注射。
5,60天后用鸡新城疫中等毒力活疫苗一系配生理盐水皮下或胸肌注射0,5ml。
6,产蛋前四周(140-160日龄),禽霍乱,大肠杆菌皮下注射每只0,5ml
7,产蛋前一周(150-180日龄),鸡新城疫-产蛋下降综合症
传染性支气管炎三联油乳剂灭活苗,每只胸肌注射0,5ml 以上疫苗接种程序仅供参考,实际情况应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状况而定。
(一)常见疾病及其治疗
1)白痢
白痢是由沙门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、败血性传染病。其症状是:拉白色稀便,身躯蜷缩、
两翅下垂、精神不佳、食欲不振,患了此病死亡率特别高。防治方法:可在山鸡雏苗饮水里
添加肠道抗菌药作预防,作治疗的用量为0.04%,4-5日为一个疗程,停2-3天再用,照
此用4-5次。
2)新城疫 常年均能发生,以春秋季节尤烈。发病症状:急性者山鸡嘴流涎、翅膀下垂。腿瘫痪,防治方法:1-3周龄的山鸡苗,将新城Ⅱ系疫苗,按1:10倍稀释液,用注射器滴2滴于鼻或眼内。13-17周龄时,给青年山鸡注射Ⅰ系疫苗,按1:2000倍液的比例,每只山鸡用0.5毫升。
3)球虫病
20-25日龄的山鸡苗易感染,最流行的是多雨时节。发病症状:急症多发生于雏鸡,病程15-20日,病雏表现精神不振,羽毛蓬松,食欲减少,缩颈呆立,肛门外围羽毛被粪便污染。重者粪便干后堵塞肛门,造成排便困难,双翅下垂,大量饮水,消瘦贫血,治疗方法:选用灭球虫药,按使用说明投喂。
4)禽痘
一年四季都可发生,以秋季发病率较高。病毒通过鸡的皮肤、粘膜伤口侵入体内而致病。由于鸡群过大,以及互啄或交配时造成的创伤,都是病毒传染的门户。防治方法:现无特效药物,一般采用对症疗法,可用摄子将痂皮剥下,在伤口处擦碘酒或紫药水,也可擦碘甘油(碘9酊1克加甘油100毫升配成),接种鸡痘疫苗预防效果很好,小雏鸡在1周左右用针刺入翅膀内侧皮肤接种,7-9天后,接种部位有炎症反应,则说明接种成功,接种后可免疫4个月。
5)维生素B2缺乏症
一般15日龄左右的山鸡易发此病。发病症状:羽毛发焦,足趾向内弯曲,腿部瘫痪,以双翅
助走,嘴角发炎,消化不良,严重下痢。尸体解剖:肠壁变薄,粘膜出血,肠道里含有大量
泡沫状物。防治方法:在每千克饮水里添加维生素B2 50毫克,每天早晚各饮1次,2-3日
后嘴角炎症减轻,l周以后全部症状即可完全消除。
6)曲霉菌病:雏山鸡1-15日龄最易感染、发病率较高,可造成大批死亡,一般发病鸡死亡
率占10-30%,30-70日龄的鸡也常发病,但死亡较少,成年鸡不易感染,因山鸡在4-7月产
蛋育雏,正是夏季梅雨季节,因饲料褥草被曲霉菌污染或因密度过大拥挤,通风不良,圈舍潮湿,滋生曲霉菌致病,防治办法:禁喂发霉饲料,禁用发霉褥草,注意通风换气,在夏季连绵阴雨天,最好使用火焰喷消毒。治疗:用制霉菌素或克霉唑100只鸡50万单位,混入饲料连喂5次,也可用0.1%硫酸铜液饮水。
7)葡萄球菌病,也是山鸡常见病:主要因密度过大,通风不良引起葡萄球菌感染,主要侵袭雏鸡和育成鸡,临床表现主要是眼型:最初症状,流泪,眼结膜红肿,有粘液性分泌物,眼脸肿胀,稍后发生头部肿大,精神不振,食欲明显减退,条件改善后,病鸡很快恢复正常,一般不引起死亡,但是有时也会全身感染而致死亡,雏鸡患曲霉菌眼炎,也可引起异发葡萄球菌病;种鸡舍由于有铁丝网,山鸡又善于飞行,撞伤头部,也可因伤感染而引起葡萄球菌感染。防治办法:鸡群的密度要适当,注意舍内通风换气,经常检查网舍的钉钩,清扫舍内的铁丝异物,搞好环境卫生及消毒,及时断喙,可以预防其感染,一旦感染,可用氯霉素、卡那霉素、庆大霉素,磺胺等药物治疗,必要时应先做药敏试验,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。
8)鸡传染性支气管炎,突然发病,精神不振、食欲下降或不食、低头缩颈、羽毛逆立、不爱活动、拉稀、粪便腥臭、时有咳嗽、打喷嚏、鼻流清液、伸颈、甩头、张口呼吸,发出“咕噜“异常呼吸音,尤其是夜晚更甚,呼吸声更明显,犹如拉风箱,随着病程的延长,全身症状加剧,精神萎缩,食欲废绝、翅下垂、嗜睡、怕冷打堆、病鸡逐渐消瘦、体重减轻。 (2)防治措施 ①加强卫生防疫、紧急接种疫苗。将发病鸡全部换舍隔离,对死雏鸡集中深埋,健雏鸡更换场地,原用鸡舍彻底用清水冲洗并用3%的甲醛热溶液喷洒消毒,1次/日,连用3天;饲槽和饮水器等用具用水洗净后再用0.1%的新洁尔灭浸泡消毒;全鸡群用鸡传支H52进行饮水免疫,在饮水免疫前停止供水4小时,并在疫苗水中加入0.5%的脱脂奶粉。同时用消毒威带鸡消毒,2次/日,连用5天,以净化空气,杀灭病原微生物。 ②加强饲养管理。注意调节鸡舍温度,并做到在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通风透气,降低饲养密度,避免发生拥挤,合理调配日粮,做到适口性好、营养全面、易于消化,同时注意日粮中适当增加禽用多维和矿物质的含量,以提高机体抵抗力。 ③治疗方法。该病无有效的治疗方法,发病后,可使用一些广谱抗菌素和抗病毒药,对防止继发感染有一定的作用。(1)临床症状明显的病鸡口服氨茶碱片,0.5-1克/只,1次/日,同时肌注青霉素3000国际单位/只、链霉素4000国际单位/只,2次/日,连用3-5天,疗效较好;(2)全群用板兰根、金银花、鱼腥草、龙胆草、甘草、连翘、蒲公英、桔梗各25克(为1000只鸡1日用量),煎汁拌料饲养喂,连喂5天; (3)饲料中拌饲0.15%的病毒灵和禽菌灵粉(0.7克/公斤体重/日),连喂3天。 (3)注意事项:到目前为止,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还没有特效治疗药物,因此,加强饲养管理,搞好卫生预防,是控制本病流行的最有效施。有资料表明,在7-10日龄用新城疫、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滴鼻或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苗H120与新城疫Ⅱ苗混合饮水,35日龄再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苗H52加强免疫,对该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。
9)寄生虫病,常多发于中鸡,后备鸡及成鸡,病鸡羽毛蓬乱,生长不良,鸡冠苍白,粘膜贫血,下痢,慢慢消瘦,粪便常带有蛔虫,有时粪便里有带血的粘液。防治方法:常清扫粪便,垫料经常换洗,定期驱虫,可用驱蛔灵,左旋咪唑等。
|